深切缅怀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物理学界与教育界的巨星陨落
- 2024-11-21 00:00:00
- 来源:万古殡葬网
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资深教授、北京大学原物理学系主任赵凯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11 月 18 日 0 时 20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5 岁。
赵凯华先生 1930 年 5 月 26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1946 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系,1950 年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1954 年被公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先攻读物理学史专业研究生,后师从弗拉索夫教授学习等离子体理论,1958 年获得副博士学位。
赵凯华先生热爱物理,擅长教学,理论功底深厚全面,讲求博采众长、因材施教. 自上世纪 50 年代留校任教起,就开始留意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到 90 年代已逐渐形成自己独到而成功的物理教育理念. 他与人合著的《电磁学》《光学》获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7);《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获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5);与人合著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教学改革项目 “新概念力学” 获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997),《新概念物理教程》(5 卷本) 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8);主持完成的项目 “《电磁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 2008 年,他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授予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 2022 年,获颁首批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赵凯华先生作为首倡者之一,带队开创我国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之先河 (1986—1988),并作为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主持了首次移师亚洲的第 25 届赛事 (1994). 他先后三届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IUPAP)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 (C14-ICPE) 委员;鉴于其持续半个世纪以上对我国和国际物理教育的贡献,2016 年被该委员会表彰并授予国际物理教育奖章。
赵凯华先生 1979 年 3 月至 1983 年 11 月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系副系主任,1983 年 11 月至 1991 年 2 月任物理学系主任. 他长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其下设的物理教学委员会和物理名词委员会主任,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他创办《大学物理》并任主编,亦曾任《物理通报》《物理》的副主编. 他主持审定《物理学名词》(1988、1996 版),为我国物理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奠基性贡献. 他与沈克琦先生合编的《北大物理百年》,为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史研究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赵凯华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者和卓越的教育家. 他从教七十四年来,以饱满的热情、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高洁的情操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和骨干教师照亮物理世界,为北京大学基础学科的建设与进步及中国物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新中国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开拓者。
赵凯华先生的逝世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是中国物理学界和物理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为沉痛悼念赵凯华先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物理西楼大厅设立灵堂,自 2024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三) 至 11 月 21 日 (星期四) 接受吊唁,时间为 9 时至 17 时 (11 月 21 日吊唁截止时间为 16 时)。赵凯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 2024 年 11 月 22 日 (星期五) 上午 10 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 从北大前往八宝山的大巴车将于当天上午 9 时从燕东新园西门出发。
没有了